孟婆婆的孟婆汤
她穿豆青色旗袍,盘髻,翡翠簪。不施脂粉,却是桃花面。爱笑,不露齿,别人唤她一声苏老板,她回头,只盈盈着望你。我爱极了她的眼睛,却常常不大敢看,因着对视的那一刹那,像是心事全被她知晓了,总怕我的喜欢将她惊扰。但又希冀她的目光把我洗礼,那样我整个人都会变得干净,如此才配得上与她对面落座。我从前从未奢望过这种荣耀,是的,我觉得这是种荣耀,可终于有一天,她的目光只属于了我,那种感觉,呵呵像是做了一场黄粱美梦,妙不可言啊 他说完这话,情不自禁眯起了眼睛,像是看见了过往岁月。那段岁月对于周围的人来说陌生且遥远,但他们都有礼貌地不去打扰。此时的小店,气氛温和如阳春三月,他沐浴在如此慷慨的理解中,陶醉的表情,干净如孩童。他面前碗里的汤早就凉了,我很想去提醒一下他,却被孟婆婆看穿了心事,将我拉住。我知道,孟婆婆从不逼人喝她的汤,哪怕最后这碗汤因着客人主意的改变被倒掉,孟婆婆也只是呵呵一笑。她素来这样,熬汤,卖汤,向人们要一场心甘情愿。遵从天意不如遵从自己的心意,她常这样说。 其实,从这位老人走入店里的那一刹那,我便觉得他似乎有那么一些不同。孟婆婆的这爿小店,藏在陋巷,往来客人鱼龙混杂,像他这么干净而来的人,不多。他说他来自香港,口音却是本地,被我发现后羞涩一笑,才说他原本祖籍是这里,很多年前也曾居住在这里,只是后来 后来什么?他没说,而是坐下向孟婆婆要了一碗汤。他穿着黑色的呢子大衣,戴礼帽,纯色围巾,身上没有老人特殊的腐朽味道。他不像旁的有钱客人,对油腻腻的饭桌嫌弃,不过我想也许他是来不及反应。因为他的眼神太过飘渺,像是身体活在当下,灵魂却穿越去了它处。 孟婆婆把汤端上来,他笑笑,客气一点头,微倾身子闻了闻碗中香气,似有些迷醉。我自然骄傲地扬了扬头,孟婆婆熬的汤没人不喜欢,我自小在这里玩耍,最喜欢看客人们脸上迷醉的表情,神魂颠倒,我这样形容。 可是老人却没有如我所愿当即尝一尝这碗汤,而是轻声哼起了一段悠扬的曲调,调子古朴而哀伤,弥漫在小店里,让我觉得周围的景致都变得有些泛黄,孟婆婆往汤里加了一把料,笑说:苏州河。 老人点了点头:苏州河。 我知道苏州河,孟婆婆说苏州河里流淌的全都是故事。我扯扯老人的衣角,问他:爷爷,你是不是想讲故事? 他愣了愣,笑起来,眼睛从浑浊变得明亮:是啊,倒是有个故事。我想想看那还是我年轻的时候,曾认识过一个女子,她穿豆青色旗袍,盘髻,翡翠簪。不施脂粉,却是桃花面c1(); 他说,这个女子,名叫苏沐慈。 那时,旧上海十里洋场,社会尚且动荡,可挡不住纸醉金迷。苏州河蜿蜒于此处,沿途好风景,而最好的一处,自夜幕降临方才展现出美意。那是一家戏楼,也算老字号,出过的名角儿不胜数。纵然有英法租界,外来文化侵扰,可老祖宗的戏曲,地位兀自岿然不动。当时的上流人士,夜生活两大去处,百乐门灯红酒绿,或是满庭芳品茶听戏。但凡踏得进这两家的门里,地位不容小觑,多半的人,从旁路过,看着巨幅海报上精致的面容,听着里面偶然传出的曲声,摇摇头,继续赶路。总有人在风光,亦总有人要生活,毕竟动荡的年代里,食能果腹,穿能御寒,不颠沛流离,已是最大幸事。 在这些仰视着巨幅海报的人群里,有个年轻人,名叫何梓州的,是报社记者。二十出头的年纪,尚且没什么地位,只得在外跑新闻。抓不抓得到第一手新闻,要凭个人能耐,也要靠些运气,但何梓州素来运气没那么好,找到的新闻多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,所以入社几年,依然是个小记者。 何梓州自小便常去苏州河边玩耍,上海随着他的成长日益变迁,但有些东西却是未曾变过的,譬如满庭芳,譬如满庭芳的戏,都是从前的味道。受父亲影响,何梓州也爱极了听戏,他尚且幼年时的满庭芳,门槛还未如此高,父亲常带他去。那时身量小,坐在父亲肩头,看得到戏台和客席全貌。虽说戏子列三教九流,但老艺人有戏骨也有戏魂,也会受得人敬仰,尤其到了后来,时局动荡,这气节便越发凸显,民族大义自他们字正腔圆的唱词中孕育而生,比得许多人高尚,也值得敬佩。 随着年岁日长,满庭芳的门槛逐渐变高,何梓州便也少了些乐趣。常常是在报社赶完新闻稿后饥肠辘辘出来,路过满庭芳,听到里面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曲儿声,便不自禁伫了足,靠在阴影里的墙角闭眼听上一会儿,便觉得满足。他看街道灯光下的车水马龙,心里想着,若是有一天能进得这里采访,便能听一场戏,该多好。 那一年秋天来得挺早,天也黑得渐早,他从报社出来,才晃到满庭芳门口,突然一个人影冲过来,冷不防将他撞了个满怀,他正要开口骂,那人忽地抬起头来,此时满庭芳招牌上的灯光正好打开,映衬出一张俏面,眉眼娴静,却透出几分惊慌,挺冷的天气,这姑娘只穿了件单薄旗袍,冻得小脸微红,恰似一朵桃花盛开。c2(); 不,不好意思!姑娘匆匆道了歉,就要跑开,满庭芳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大喝:快把她给我抓回来!戏就要开锣了,韩爷见不到人,你我都没法交待! 几条人影随着这话四散开来,吓得姑娘忙躲在何梓州背后。何梓州见状,拉了她便跑,他自小在此处长大,自然熟门熟路,不多时便将追赶的人甩去,两人气喘吁吁跑到一处僻静地方方才停下,抬头一看,正是苏州河边。 姑娘依然有些惊恐,何梓州宽慰她:放心,这地方太偏,他们不会找来! 姑娘这才长舒了口气,道了声谢。 他们为什么抓你?何梓州好奇,这样年轻的姑娘,何以竟得罪了满庭芳和韩爷?众所周知,韩爷也算是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物,国民党里年纪最轻却最骁勇的军官,本名韩毅,被人尊称一声韩爷。他极爱去的地方,便是满庭芳,有时高兴了,便包下场子来,那时的场面便颇壮观,清一色的军装,连喝彩都比往日显得响亮,打起赏来自然也是不吝啬的。如此情况,可想而知,倘或得罪了韩爷,那后果自然也是不堪设想的。 此时,月明风清,夜色也颇寒凉,姑娘一阵瑟瑟发抖,委屈道:韩爷指明了让我唱戏,我不愿,便跑了出来。 唱戏?何梓州心中一动:你唱得什么? 花旦!姑娘嫣然一笑,眉眼间确有戏子的情态。 不如唱两句我听听?何梓州不过随口一说,本没想到姑娘会答应,谁知她立刻端了身板儿,一回头,先时的胆怯惊恐全然不在,倒是换了番风貌,原本极纯净的女子,透出些媚态,却不妖,只眼波流转间将人的魂儿勾去,随着她的声音去了戏中境地。 不过短短几句唱词,何梓州却已听痴了,待姑娘看着他的傻样噗哧一笑时方才醒转过来,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:你唱得真好,已是名角儿了吧?怪不得韩爷指明要听你的戏! 姑娘却说:今天该是我头一次唱主角,但韩爷来,我不想唱给他听! 又不是只唱给他一人,那么多听家,都期盼着呢,你唱得这般好,若无人听到,可惜了! 何梓州像是说中了姑娘的心事,她也轻轻叹了口气:是啊,我自小入行,什么苦都受了,可依然爱极了唱戏,倘若无人听,真可惜了 那就去唱!何梓州道:管他什么韩爷,不过都是台下的蚂蚁,灯一亮,便都瞧不见了。你只管入你的戏,戏外的事情,谁还计较? 姑娘又笑了:你说得倒挺对! 于是便豁然开朗了,何梓州送她回满庭芳,来时只顾着摆脱追兵,没觉着选择的路有什么,此时走回去,一路黑黢黢,颇有些吓人。 夜色愈深,气温便愈低,看姑娘发抖的模样,何梓州脱下外套给她披上,姑娘一惊,转而沉静笑纳:多谢。 这该是绝好的气氛,何梓州觉得心头有些微微的痒,虽走在姑娘身边,却又不敢太过靠近,怕惊扰了她。他从未如此诚惶诚恐,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,喜欢这件事情,在当初那个年代,就像春雨,知时节,润物无声。 可这好气氛偏偏被凭空打破,还未走出那条街,手电筒的光亮便晃过来,高挑修长的身影伫立在街口,一声沉稳嗓音,倒是带了些慨然正气:苏小姐,戏要开锣了,我来接你回去! 几条人影倏然从周围蹿出,将何梓州与那姑娘隔开,趁着月色看去,都是笔挺军装,彬彬有礼做了个恭请手势,邀姑娘去上街口的汽车。 何梓州刚要说话,姑娘却深吸了一口气,扭头对他笑道:这位先生,今晚多谢了,不知尊姓大名? 何梓州从口袋里掏出名片递给她,姑娘小心收好了,道:改日一定请您来满庭芳听戏。 她就这样随着那人走了,汽车发动着开出,此地复又恢复了宁静,何梓州看着车灯渐渐消失在街角,突然觉得有些冷,他想紧紧外套,却忽然发现,那件外套仍披在那位姑娘身上,忘了取回来。明明只是丢了件外套,可他却觉得心上空落落的,像是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。 据说,满庭芳当夜的演出得了个满堂彩,戏曲界又出了名新星,大家都尊称她一声苏老板。没几天,满庭芳门口的巨型海报上换了个身影,何梓州那夜见到的姑娘回眸温柔笑着,他这才知道姑娘的名字,是叫苏沐慈的。 多好,这是她该得的荣耀。 接下来的日子与从前没什么分别,跑新闻赶稿,一日光阴过得飞快。闲来无事,他仍常去满庭芳,有时瞧见苏沐慈出来,侧脸沐浴在灯光下,很美。等车的时候有人唤一声苏老板,她回头浅浅一笑,目光所及,让人觉得像是被洗礼,身心干净。 何梓州以为,他们的关系仅限于此,连路人的缘分,也没有几分。 这日,何梓州坐在办公室里赶稿,主编急匆匆把他叫去,递上相机吩咐:今天晚上满庭芳里有苏老板演出,现下她正红火着,各大报社都想采访她,都被她一概拒绝了。我碰运气,没想到她竟答应下来,可却指明了要让你去,也该你小子飞黄腾达,仔细着点,可别给我搞砸了! 何梓州抱着相机出来,眉开眼笑,他记得苏沐慈那夜离开前说过的话:改日一定请您来满庭芳听戏。 是夜,满庭芳门口车水马龙,闻说苏老板专场,名流皆纷纷前来凑个热闹。自然,最好的席位是留给韩毅的,何梓州因着苏沐慈的安排,座位也不差,最中央的位置稍偏,却是紧邻着韩毅。他在家仔细整理自己的着装,以至于到达满庭芳时有些稍晚,戏就要开场,满庭芳里几近客满,而他座位的旁边,韩毅早已坐在了那里,等候佳人出场。 何梓州走过去的时候,韩毅忽然站起了身,要与他握手:沐慈的朋友便是我的朋友,多亏那晚你把她送回来,否则满庭芳从此便要少了一位名角儿了。 能和韩爷握手,多少人梦寐以求,多少人诚惶诚恐,可何梓州却异常淡定,大大方方与他握手,大大方方互请入座,心里觉得,这位军官,不似传说中的那般不近人情,对人对事,彬彬有礼,也是值得尊敬的。c1(); 才刚落座,听得一声锣响,乐曲声起,但见一袭水袖铺开,苏沐慈袅袅娜娜走了出来,只往台下淡扫了一眼,目光便定格在何梓州脸上,忽然间便笑了。何梓州在觉得自己的心停跳了一拍的同时,听到了周围的吸气声,众人啧啧惊叹,屏气凝神,像是怕惊扰了台上的那位佳人。 开腔,唱词,一步一步,妩媚众生,颠倒乾坤。这是何梓州第一次听苏沐慈正式唱戏,与那晚苏州河边的情景不同,这一次,她像是从戏中走来的,真真假假,让人难分得清,站在台上的究竟是她苏沐慈本人,还是戏中的主角。 散场时掌声雷动,韩毅笑对何梓州道:她唱了这么多场,今晚这场算是完完全全唱活了,看来我没挑错人! 何梓州笑着点头,瞧见退场的苏沐慈忽然回望,朝他狡黠一笑,调皮又灵精。 这笑容也被韩毅尽收眼底,他望向早已空荡的戏台,缓缓道:她从前只是个小花旦,但唱腔确实好,红不红只欠一个时机,自夸一下,我也算慧眼识珠。但若非你,这颗珍珠也光耀不起来。那晚的事情我都知道,是你劝她回来登台唱戏,没埋没了她,也算卖了我个面子。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,强人所难这种事情也不大爱做,所以便由了沐慈,在她还未做出选择之前,至少你我还各有五成机会,不是么? 他说完,笑笑,去了后台。这一席话说得隐晦,何梓州听着,隐约觉察到了什么,却不敢去想,生怕自己想多,到头来不过一场空欢喜。 何梓州被请去后台的时候戏院早已空空荡荡,他穿过长长回廊,看见尽头处亮灯的房间,是唯一光明所在。掀开珠帘的时候,看见苏沐慈的倩影,端坐在梳妆台前,脸上油彩已是卸尽,镜中映出的脸清纯如当日初见,不施脂粉,却是桃花面。 看见何梓州进来,苏沐慈笑了:何先生,你来了,我答应过要请你听戏,今日算是了了心愿了! 何梓州也笑道:幸亏那日把你劝了回来,否则也听不到这么好听的曲了!大家都说你把戏唱活了,你果真是适合这一行当! 是你说的,把台下的人当蚂蚁,灯一亮,便都瞧不见了。我只管入我的戏,戏外的事情,谁还计较?苏沐慈又是俏皮一笑,何梓州觉得今夜的她,古灵精怪,别是另一番风味。 气氛一时间便融洽起来,两人相谈甚欢,说是采访,倒像是老朋友闲聊,何梓州从未想过他二人可以这般对面落座,心中曾经憧憬的,藏在角落里不敢冥想的场景一瞬间成了真,那种喜悦,譬如孩童得到喜爱的糖果,想吃却又舍不得,小心存着,也已心满意足。c2(); 末了,何梓州送苏沐慈回家,两人漫步在苏州河畔,想起当日匆匆逃脱追兵的情景,都不觉失笑。已渐渐入了冬,连月亮也变得清冷,他二人却并未觉得有何寒凉,一种情愫悄然在他们心底发了芽,被苏州河的静谧浇灌着,显得生机勃勃。 直到分开时苏沐慈才递交给何梓州一个纸包:你的衣服她笑得有些腼腆,双颊酡红:满庭芳每晚演出结束后你过来,我单独唱戏给你听! 她说完,转身离开,只留下一抹笑靥,还有窈窕身影,让何梓州恍恍惚惚,好似做了一场黄粱美梦,但他清楚知道,这一场梦,竟然是真的。 相爱这种事情,就像擦亮的火柴,微光生长出一朵火焰,供两个人取暖,也会觉得富足。他二人的情感在午夜散场后的满庭芳里滋生,戏文间孕育生长,不惊天地,不泣鬼神,只是如苏州河那般缓缓流淌,细水长流,这是他们都希冀的爱情。 韩毅一手捧红了苏沐慈,本是稳操胜券,却没想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,让何梓州这个小记者夺了美人心。他那日信誓旦旦,以为他二人各有五成把握,却不想只一夜功夫,他手中那五成,转瞬成零。他也是气恼过,不过愿赌服输,他不是那般小家子气的人,遗憾之余,也是慷慨大度。他依旧每日去满庭芳捧场,花篮少不了,每次只与苏沐慈几句寒暄,便告辞离去,可关于苏沐慈的一切,尽在掌握,给不了幸福,也要看她幸福,韩毅顶天立地,做起事来也有英雄气概,这便是让何梓州佩服的一点。 日子在满庭芳的戏曲声中晃晃悠悠过去,隔着一扇大门,戏台上如世外桃源,戏台下的时局却动荡不堪,战事日起,韩毅也再不得闲,许久没来过满庭芳听戏。似满庭芳百乐门这样的地方,生意也一日不如一日,门可罗雀。 没有戏唱,苏沐慈也更多了些时间,来年冬天至,她与何梓州来苏州河散步,仍是去年初识的地方,天上的月亮却显得更清冷,周围的景致也更加萧索。苏沐慈本安静走着,忽然俏皮一笑,让何梓州闭上眼睛。何梓州乖乖听话,正奇怪着她要搞什么鬼名堂,却觉得脖子上一阵温暖,什么柔软的东西覆上来,他用手摸摸,毛绒绒的,原来是条围巾。 睁开眼睛,苏沐慈缩在阴影里,不好意思道:天气太冷,便织了条围巾给你,织得不好,你也不许嫌弃。 虽然周围很黑,可何梓州也能想象得出她脸红的模样,像开出了两朵桃花。还没等苏沐慈反应过来,何梓州已将她抱入了怀中,轻声说:沐慈,不如嫁给我? 苏沐慈只轻轻一笑,说:好。 茫茫人海,芸芸众生,一错肩的相遇已是不易,何况执手?他们都是惜福的人,心里笃定要一起走过往后岁月直到白头,以为笃定了便能实现,却忘记了,造化总爱弄人。 不久后,满庭芳出了件大事。因着当夜有贵客要莅临满庭芳听戏,连着苏沐慈在内的几位名角都被请了回来,要联袂登台,唱一出好戏。有戏唱自然开心,苏沐慈满心欢喜在后台化妆,听周围的人窃窃私语,说是许久没来的韩爷今晚也会过来,整个满庭芳似是被军队包下了,时局这么动荡,军队怎得有了闲工夫来听戏? 苏沐慈听了,心中也很是疑惑,但却没多想。及至晚上,到了戏开场的时候,她自后台偷偷朝外望,看见外面黑压压人头攒动,都是便装。她也没多看,因着目光始终停留在何梓州身上,自从两人走到了一起,满庭芳台下席位便有一处是专属于何梓州的,只要她登台演出,何梓州必到,一个台上唱,一个台下听,转身间眼神几个交汇,也是相伴。 ...